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“活水” 主页 > 时政热点 > 时评转发
脱贫攻坚需要“带头人”“主心骨”,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也是如此。当前,“贫困帽”摘掉了,基本生活有了保障;防止返贫、让日子过得更好,成了乡亲们最迫切的期盼。这也对驻村干部和工作队提出了更高要求。如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?怎样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、生态文明建设、深化农村改革、乡村建设行动等重大任务落地见效,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?面对这些问题,《意见》不仅明确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主要职责任务,而且要求严把驻村人选的政治关、品行关、能力关、作风关、廉洁关,确保选优派强。群雁高飞头雁领。让真正懂农业、爱农村、爱农民的工作者扎根乡村、奉献基层,必将更好激发选派工作的制度效能,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。
广阔乡村,是锤炼本领、展现风采的舞台。在脱贫攻坚战中,从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、在扶贫路上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,到连续9年驻村、用认真负责换来村民信赖信任的刘双燕,涌现出一大批奋战一线、奋斗基层的优秀驻村干部。今年2月,党中央、国务院表彰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里,有369名驻村干部获得表彰,占表彰个人的18.6%。脱贫攻坚战为党和国家培养锻炼了一大批通晓农村、了解农业、热爱农民的干部,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也将成为广大干部增长本领和才干、谱写人生华章的广阔舞台。
让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工作,离不开健全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。《意见》不仅对驻村干部的生活补助、通信补贴、体检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、医疗费等作出周到安排,同时要求以真抓实干、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选派工作,力戒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切实减轻基层负担。强化保障支持,加强关心关爱,创造良好环境,才能进一步激发广大驻村干部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、创造性,激励他们更好担当作为。
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,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,也是加强党在农村工作力量的有效举措。把选派工作做实做精做细,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,我们必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“活水”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铸就新的辉煌。
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>
招考信息
校内路线
真实课堂
从正公考
考公务员就找从正公考
我们的原则
真诚为您提供最优的服务
13815858212
025-85205812
扫一扫 关注从正公考
按照缴费先后顺序排座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