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在乌兰旦达盖沙漠边缘,2万多亩的蛋白桑林不仅实现了水土保持、防风固沙、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,还吸纳了周边农牧民长期就业。桑林每年产出的桑叶、桑葚等产品经过加工,年产值可达上千万元;桑林遮挡了风沙,周边农户的葡萄等作物也能免受风沙侵扰,年年增收。10万余亩枸杞已经成为精河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,产品畅销国内外。与此同时,沙漠的自然风光,正在成为当地一张新的旅游名片。各项沙漠旅游项目越来越受欢迎,成功带动周边服务业发展。曾经苦于风沙侵扰的人们,如今“点沙成金”,端牢了生态碗、吃上了生态饭,探索出了一条人沙共生的生态治理新路径。
从长远来看,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道单项选择题。生态环境本身就是重要资源,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,才能让可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过去,脆弱的生态环境一度制约了新疆不少地方的发展,如今,各地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让山川披绿、林海生金。天山脚下,万顷薰衣草田经济效益良好,“紫色经济”造就了远近闻名的三产融合产业园;群山环绕之间,赛里木湖推广使用清洁能源,进一步提升景区颜值,吸引更多游客纷至沓来;在阿克苏,“风拂杨柳千顷绿,水润桃杏万园红”取代了“漫卷狂风蚀春色,迷梦黄沙掩碧空”,增加了生态“含绿量”,提升了经济“含金量”……立足当地资源禀赋,加强生态保护,推动绿色发展,让群众搭上了致富快车。思路一变天地宽,走好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沙海也能翻绿浪,荒山也能成宝地。
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。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,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,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,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,我们就一定能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,让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成为现实。
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>
招考信息
校内路线
真实课堂
从正公考
考公务员就找从正公考
我们的原则
真诚为您提供最优的服务
13815858212
025-85205812
扫一扫 关注从正公考
按照缴费先后顺序排座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