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亮度 主页 > 时政热点 > 时评转发
				2019-10-09 14:24 来源:
				
				
					
	提高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亮度
       近年来,一些老人不再选择“围着儿孙转”,而是积极规划起自己的新生活,充实闲暇时间,丰富晚年生活,在养儿育女辛劳了大半辈子之后,终于敢于也乐于“潇洒走一回”了。他们也因此被一些媒体称为“新老人”。
       有调研将20世纪50年代作为划分“传统老人”和“新老人”的一个重要分水岭,将在这个时间节点前出生的人定义为“传统老人”,在这之后出生的定义为“新老人”。如此划分,多少有些牵强。因为对于活得有意思这一点,相信是任何年龄段的人都会有的追求,要说差别的话,无非是主客观条件是否能满足而已。不过“新老人”这个概念的提出,更像是养老新趋势的一种捕捉和表达。
       “新老人”群体的增长,自然脱离不了时代大背景。新中国成立70年,社会经济迅猛发展,人均寿命翻了一倍还多,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、社会文化的开放多元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也不断变化。一方面是一些老人选择“为自己而活”,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在养老服务软硬件方面持续投入,承接住了这些老人的需求和选择。
       仅以广受关注的老年教育为例,据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统计数据,截至2018年年底,中国已建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数量为6.2万所,在校学员800多万人,参加远程学习的学员500多万人,已基本形成省、市、县、乡办学网络。
       但如果将这一系列数据放在另一个坐标系中,可能会让人产生另一种观感。国家统计局最新的人口数据显示,2018年年末,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近2.5亿人,60周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0%。检索媒体报道,老年大学入学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,在更多被遗忘的农村老年人群体中,他们更多时候面临的不是供需矛盾,而是有无的难题。
       在笔者走访过的一些农村,陪伴了几代人的传统戏台被拆除或搁置,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开设老年活动室这种意识,或者虽然有这种意识但在经济上却不能负担。在不少农村老人尤其是留守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选项单上,只有孤零零的“看剧”这一项。可是,满屏充斥的偶像剧、都市剧、各种花样的综艺节目,离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成长历史是如此遥远,又能带来多少情感的慰藉和精神的滋养呢?
“新老人”概念的提出和该群体规模的不断壮大,提醒我们关注这一趋势并回应他们的诉求,早有人预言,这将是下一个超大量级的市场。但这还远不是全部。除了年龄,我们更要关注“地域”维度,将更多目光投向那些被冷落甚至遗落的农村地区,有效整合乡村教育资源并向该群体做一定的倾斜,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填补数字鸿沟,通过多种途径丰富他们的生活选择,提高他们的晚年精神生活亮度。
(转自网络)
 
				
				
				
				
               
					
						推荐阅读
						查看更多>
					
					
                      						- 
							  
								
									江苏省考申论怎么学
								 第一步:找些近几年江苏省考申论试题做看看,看自己是否适合考公。说明:现在考公人多,试题较难,竞争激烈。如果不适合,不要浪费时间。第二步:听一个完整的针对江苏省考...
								 2024-09-15 关注度:636 
 
- 
							  
								
									从正公考2026江苏省考国考笔试课二期
								 从正公考2026年国省双考笔试课程二期将于2025年10月1日开课(共35天),可单独报班,学费15800元;加考前20天国考和省考刷题冲刺模考,全程55天,含...
								 2025-07-09 关注度:684 
 
- 
							  
 	
				
			 
			
				
				
					 
					招考信息
					
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					
					
				 
				
				
				
				
				
				
				
				
				
					
						从正公考
						考公务员就找从正公考
						我们的原则
						真诚为您提供最优的服务
						
					 
					
						 
						扫一扫 关注从正公考
					 
 按照缴费先后顺序排座位!